2025年4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联合主办,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场调控与信息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近地面探测全国重点实验、陕西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等承办的2025年高端学术交流会于西安广成大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100余位来自全国40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话光电子与光机电技术领域前沿趋势,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12日上午,学术交流会隆重开幕,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总干事、北京理工大学董立泉教授主持开幕式。会议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刘铁根教授致会议开幕词,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晁小荣致欢迎词,会议共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赵建林教授介绍本校相关学科情况,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五位专家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的报告《增强现实眼镜设计与制造》,从增强现实(AR)光学设计、加工和智能制造出发,探讨了AR眼镜近眼显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行业应用发展;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钢研究员的报告《激光技术支撑时间频率测量传递发展》,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小铯钟、铷喷泉守时钟等授时系统的顶尖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魏志义研究员的报告《高重频阿秒高次谐波产生、装置及应用展望》,介绍了高性能飞秒激光驱动源产生高次谐波,“裁剪”出极短孤立阿秒脉冲技术;华东师范大学曾和平教授的报告《高功率飞秒激光精密控制及应用》,介绍了高功率飞秒激光的光频梳产生、光纤放大和锁模控制技术,及其在光声光谱、光热光谱、红外探测等方面的应用;暨南大学李宝军教授的报告《光控医用白细胞机器人》,介绍了基于光操控技术的新型生物医用微型机器人,其核心在于利用激光精准控制斑马鱼体内天然白细胞执行特定医疗任务。五个主旨报告深度聚焦国际学术前沿的重大理论突破与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工程技术攻关,为科研范式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智力支撑,现场交流气氛热烈,获得了参会代表的高度赞誉。
12日下午和13日全天,围绕“传感与检测”、“激光与应用”和“信息与微纳光学”三个专题,共邀请30位国内知名学者在大会上作了精彩报告,分别就光纤传感技术与器件、光纤通信与光网络、特种光纤、光学制造与检测、单光子检测、光场调控与成像、激光技术及应用、激光加工与制造、阿秒光学及应用,以及智能光子学、光存储、纳米光学材料与器件、超表面与超材料、量子光子学等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和研讨,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创新成果颇丰。在闭幕式上,赵建林教授致闭幕总结。
本次会议还得到学校发展规划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总干事、北京理工大学董立泉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会议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刘铁根教授致会议开幕词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晁小荣致欢迎词

会议共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赵建林教授致辞

王涌天、张首刚、魏志义、曾和平、李宝军五位专家作会议主旨报告

与会人员集体合影
本次2025年西安高端学术交流会是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会议,汇聚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产业精英,共同探讨了光电和光机电系统与集成技术的前沿动态与挑战,为国内从事相关技术领域的科研人员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了跨领域思想碰撞与技术融合,助力国家新质生产力培育。
(文:冯定一;审核:晁小荣)